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耳朵上天生有“小洞”,其实是个"不定时炸弹",赶紧对照↓
2024 - 12 - 09 13 : 55 : 59 浏览次数:197
很多小可爱发现自己天生自带耳洞
就是耳朵附近有这种小洞眼
麻麻说这是耳仓
左耳囤粮 右耳囤官!
听起来是不是神秘又有福气
心里还有点小得意
但是!严肃地告诉你
这玩意儿搞不好要手术!
想知道它到底是什么吗?
快跟上小编的脚步
一起走进先天性耳前瘘管
什么是耳前瘘管?会遗传吗?
耳前瘘管是临床最常见的外耳发育异常之一,发病率在亚洲儿童中为10%,在中国小宝宝中算是比较常见的。先天性耳前瘘管有一定的遗传倾向,所以有的小宝宝父母本身也存在耳前瘘管的情况。
耳前瘘管在皮肤表面多数开口于耳轮上前的小三角区内,少数可在耳廓的其他部位,一般从耳廓的皮肤表面向内通向耳廓软骨。
偶尔流脓、挤压有脓液
是发炎吗?一定要治疗吗?
瘘管壁为复层鳞状上皮,具有毛囊、汗腺、皮脂腺等,挤压时有少量白色粘稠或者干酪样分泌物溢出。因此假如无肿痛、仅在偶尔挤压下出现“有异味的脓液”,并不一定是发炎。
小宝宝的耳前瘘管皮肤表面颜色正常,无漏液、无红肿,可以不用处理,只要注意不要用手抓和刺激它即可。
但若是耳前瘘管口出现溢液、同时皮肤出现红肿的情况,那便是感染了。这时候建议口服抗生素,并用棉签蘸碘伏及时清理皮肤表面分泌物,不用手按压刺激防止感染加重。
如果经过药物治疗,皮肤红肿没有消退甚至还有加重的情况,那么建议及时就医,看是否需要切开引流脓液了。
反复感染应该怎么办?
当耳前瘘管反复感染发作或者长期分泌物溢出时,可以在控制住炎症的情况下考虑手术切除耳前瘘管。
如果耳前瘘管反复的感染发作而不及时做手术切除,容易引起瘘管周围皮肤色素沉着、形成瘢痕,最后做手术时往往切除的范围也要扩大,容易影响外貌美观,也影响患者的情绪。
手术切除是耳前瘘管目前唯一的根治手段。通常耳前瘘管切除方法是在瘘口周围做梭形切口,如果瘘口周围有反复感染导致的皮肤瘢痕组织,需要将皮肤瘢痕组织一起切除。然后沿着瘘口向深部组织分离直到根部。一般需要切除掉相连接的小部分耳廓软骨以防止复发。
手术后护理上和其他部位的皮肤切口的护理基本一致,定期皮肤表面清理消毒,不要挤压伤口和手术部位。一般在手术后7-10天拆除缝线。
宝宝有耳前瘘管,会影响听力吗?
如果家长发现小宝宝存在耳前瘘管,合并出现了听力下降、颈部瘘管、肾脏畸形或功能异常等情况,需要家长高度重视,建议到耳鼻喉科就诊。宝宝可能需要检查的项目包括“电测听”、肾脏B超等等。
我们常说的“电测听”,医学专业术语称为“纯音听阈测定”。是较为普及的一种听力检查方法。
它是判断听敏度的标准行为测听法,利用电声学原理,产生各种不同频率和强度的纯音,通过测试受检耳的各频率听阈强度,来判断耳聋的程度和类型,以及病变部位。
武汉民生耳鼻喉专科医院纯音听阈测定中
有些爸爸妈妈可能就有疑问了,为什么宝宝得的是耳前瘘管,为什么除了测听力还要做肾脏方面的检查呢?
这就不得不提到“腮-耳-肾综合征”了。
腮-耳-肾综合征是遗传性听力损失的最常见原因之一,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综合征,大多由EYA1和SIX1基因突变导致,其特征性表现为感音神经性聋、耳前瘘管、鳃裂囊肿或窦道、耳畸形及肾脏异常(包括肾发育不良和分叉型肾盂)。
当然,单纯性耳前瘘管宝宝的肾脏异常患病率与一般人群并无显著差异,所以并不是每个有耳前瘘管的宝宝都需要做肾脏方面的检查。一般只有符合下面任何一个情况的小宝宝,才需要考虑做肾脏超声检查:
▲有其他畸形或畸形特征
▲有耳聋或耳畸形或肾脏畸形的家族史
▲母亲有妊娠期糖尿病史
如果经过检查排除了其他方面的异常,确定为单纯性的耳前瘘管,那么家长可以放心了,以后也不需要定期复查。
天亿健康生态圈
©CopyRight 2006-2018 WuHan MinSheng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0018327号-6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0163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