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洗澡后掏耳方式不对会引发外耳道炎
2023 - 03 - 15 13 : 02 : 02 浏览次数:152
洗澡后掏耳方式不对会引发外耳道炎
如果要问夏天喜欢的做的一件事是什么?估计很多人会说:洗澡。是的,在炎炎夏日,那清凉之水从头到脚为我们每一寸肌肤带来无比的畅爽。但很多人却因为喜欢这种感觉,每天过多的洗澡,造成水流入耳道内,往往造成外耳道炎的发病率升高。
耳朵是一个重要的器官,同时也比较脆弱,需要好好保护。由于耳朵里面的耳屎不断出现,时不时的需要挖一挖,但是,挖耳朵也要特别小心,要选好时机和工具,如果在洗澡时掏耳朵,可能会影响耳部的健康。因为,此时耳朵比较湿,容易受外界的刺激产生中耳炎。
外耳道的感染可以是局限的(疖肿),或累及整个外耳道(弥漫性外耳道炎)。较常见于夏天游泳季节,并常称为泳者耳。
防治外耳炎主要是控制感染,促使耳朵干燥,在平时的生活中应该戒除挖耳的不良习惯。挖耳不但损伤皮肤引起感染,而且经常刺激皮肤还容易生长“外耳道乳头状瘤”,使耳道经常出血,甚至影响听力。其次,要防止污水入耳。在洗头、游泳之前可以用特制的橡皮塞或干净的棉球涂上油膏堵塞外耳道。要及时清除外耳道耵聍或异物。后,要注意保持耳部干燥,避免损伤。
武汉民生耳鼻喉专科医院医师为我们讲解了诱发因素:进水或各种刺激物,如喷发剂或染发剂液,进入外耳道和由于要拭净耳道导致耳损伤。通过上皮的脱屑,像传送带那样运动由鼓膜外面向外传送脱屑,进行外耳道的自身清洁,患者用棉签人为地清洁外耳道(拭耳),干扰了自身清洁机制。由于拭耳的方向和上皮脱屑活动的方向相反,可将碎屑向耳道内推入,促使脱屑聚集。脱屑和耵聍吸收进入外耳道的水,引起皮肤的浸软,为致病菌的侵入创造了条件。因此,建议洗澡的时候,谨防水过多的流入耳内,以免引起外耳道炎。
天亿健康生态圈
©CopyRight 2006-2018 WuHan MinSheng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0018327号-6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0163号